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十二26
這是耶穌進耶路撒冷之後,預備按著上帝的計劃上十字架之前對門徒的講論。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父的榮耀被滿足的時候到了,上帝的救贖計畫要在十字架上完成。耶穌要求跟隨他的門徒效法他的樣式,應當愛神的榮耀過於人的榮耀。
決志跟從主至今將近十三年,我的人生態度從消極悲觀轉向積極樂觀,對上帝的認識和委身也隨時間而增長。雖然父母不信,耶穌的呼召始終是我堅定繼續跟隨祂的動力。在一次的全職研討會中,貼在牆上的這段經文深深震懾了我:「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父尊重服事耶穌的人,這是何等榮耀的事!我問自己願不願意。
正式獻身是大四那年,在教會辦的一次全教會退修會中。一天深夜我們聚在一起禱告,聖靈工作非常強烈,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有人說方言,有弟兄長短腿被醫治,張南驥長老驚訝地大叫。我則從椅子上跪倒在地,因為神是如此尊榮偉大,我深感自己不配坐在椅子上,所能回應上帝的就是將自己獻上,一生為祂所用。之後便積極探詢屬靈長輩與神學生有關就讀神學院的可能性。但是,所有人都認為我要等候一段時間。因此,從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便繼續就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因著信仰的關係,我思索著要以基督教思想相關的主題作為論文題目。正好所上黃一農教授主動收我作他的研究生,因此便以天主教耶穌會與中國文化的對話為主題,探討中西相遇時所引發的相關議題。畢業後承蒙比利時魯汶大學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的協助,前往義大利參加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鐘教授並介紹我前往魯汶大學就讀歐洲研究。但是,魯汶大學以神學院創校,迄今已經575週年,學術水準甚高,而我在完成歷史所的碩士論文之後發現,若我真想對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議題作更深入的研究,神學與宗教學的訓練是必備的,因此和鐘教授商量之後,我便選擇進入神學院就讀。
留比三年,從第一年的陌生恐懼,到第三年的怡然自得,上帝一路帶領保護。神學院豐富的館藏使我流連忘返;兩篇分別以「三一論」與「宗教神學」為題的論文,幫助我更進一步反省自己過去對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研究;在生活上,當地國際教會的弟兄姐妹與幾位華人基督徒總是隨時伸出援手,他們是我在異鄉遭遇患難以及面對父母反對等家庭壓力的安慰者;經濟上,當時只有一年半工作經驗的我,竟能在不打工的情況下留學三年,上帝透過郭明璋牧師與潘秋郎牧師的奉獻,讓我專心讀書;與神關係上,在一次泳池意外中,祂以詩篇廿三清楚讓我知道,是祂在我生命攸關的時刻伸手拯救我,祂隨時與我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