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光集 / 董家驊


其實我想寫這篇文章已很久了,一直以來我對一些事情感到訝異,那就是在基督徒知識分子當中--尤其是愈高的裡面,常常對神學有著兩極化的偏見。一種是高舉神學,以至於幾乎把它與聖經放在同等地位,另一種是忽視神學,認為那不過是世上的小學,不足為道。

先就第一個傾向來談吧,基督徒的信仰就像是一座房屋建立在某個穩固的根基上,而這個根基是神的話﹝道﹞,基督耶穌。若我們接受聖經的權威,那自然的,我們的根基是建立在聖經上面。這裡我必須要說明,我們信仰的源頭不是聖經本身,乃是憑著信心回應神的福音,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三天後復活,洗淨我們的罪。

因此除了基督,我們別無根基。保羅不是我們的根基,彼得也不是,更別提馬丁路德、加爾文,甚至唐崇榮了﹝在這我必須先聲明,我很尊敬唐牧師,以及他傳福音、佈道的心智,但我相信唐牧師也與我們一樣,是罪人,因此除了基督以外我們別無根基﹞。保羅在加拉太書第一章就說:「我稀奇你們那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保羅講得還不清楚嗎?如今我們還活在律法之下?不是的,乃是活在神的恩典之下。這是福音,耶穌基督的福音,唯一的福音。並且我們不以福音為恥,因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因為神的義在這福音上已顯明出來。

* * *

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叫《再思保羅神學爭議》,用到了「神學」兩個字。所謂神學,乃是在仔細研讀聖經,經觀察、歸納而出的一些真理要義,在人所能理解的理性邏輯下,所發展出的一套思想體系。我想,彼得、保羅對基督耶穌的思想應是最早被稱為基督教神學的吧。以後所謂的神學,都是眾使徒以聖經為基礎,與自身主觀思想的交合、震盪產生出的思想體系。而歷代重要神學思想的確立,都不是為了創立神學,乃是為了駁斥每個時代引誘信徒偏離福音真意的異端而確立下所謂正統的神學思想。

這麼說來,神學原來與我們得不得救無份,乃是為了更堅固我們遠離在理性邏輯下容易產生的一些錯誤思想。歷世歷代有哪一個佈道家是傳神學的福音?又有誰是因研讀神學而產生信心的回應?單單有神學而無聖經的基礎,彷彿如房子的根基被架空,因此,我真的盼望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好好的在神的話語上下工夫,而不是在人回應神的思想上囫圇吞棗。我巴不得我們每一位在大學時代寧可一本神學書籍都不看,好好的把聖經讀個三四遍,免得我們失了根基,落入世上的小學,陷落今生的驕傲當中。﹝請注意,我是說如果時間有限,寧可聖經優先。但若能兼顧,涉獵一些神學書籍也未嘗沒有益處﹞

讀神學不是為了讓我們驕傲,輕看其他沒讀過的神學的基督徒,我也要說,讀不讀神學對我們與神沒有一定的關係。我見過博通古今天主教、基督教思想的學者,但在他們的生命中感受不到神的愛;也遇過鄉下的老婆婆,一位文盲基督徒,沒讀過書,但從她身上所散發出的愛與喜樂是那麼的真切,令人感恩。保羅不是也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讀神學乃是要在聖經的基礎上,建立我們思想的架構,使我們在遭遇苦難逼迫,或是各樣的試探時,能夠堅守到底。不只是情感上的堅持,亦是意志上的堅持。大陸淪陷之初,留在大陸的基督徒中,變節的不在少數,然而一項統計數字發現,天主教的神父修士變節的比例幾乎微乎其微,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整個天主教的環境當中,他們很重視神職人員思想架構的建立與扎根。

* * *

其實,我已經間接的講到我所謂第二個傾向,就是把神學視為世上小學。如果說一個人讀神學的動機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知識慾,亦或為了在口頭話語上逞能,我並不介意神學歸為世上小學。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歷世歷代多少偉大的神學家,多少默默無名的修士為了神的緣故,傾畢生智慧於研讀神的話語,並化為文字傳於後代,使我們後世的基督徒能思想他們所留下的恩惠。試問沒有奧古斯丁,我們不仍舊被關在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之下?沒有聖多馬士,我們仍能坦然的面對中世紀各樣思想的挑戰?沒有馬丁路德,我們膽敢在這裡放膽傳這因信稱義的道?不用我多說,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他們所做的,也許不是一些教義上的貢獻,卻是生命的榜樣。

* * *

最後我想以一個人來作為小結,就是盧雲。這位屬靈的長輩,接受全副神學的裝備,並在哈佛的神學院擔任教職,原本想以教育精英,為神國預備人才為己任,沒想到神卻呼召他去一個機構叫「方舟」的團體,那裡是智障人士的希望之家。我們或許為這樣的一個人去服事智障感到惋惜,盧雲他自己回憶說;

多年來我仔細觀察人間百態,想要看見神………然而,我在那裡的日子,踏進了前所未至的內心世界。那是神停留之處,是我被愛眾生的父親擁抱之處。……這地方一直在那裡,我早已知道那是恩典的泉源;然而我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這是這位哈佛教授的心靈告白。他沒有為自己可惜,也沒有為過去所受的神學裝備而不順服,他乃是靜靜的在神面前,順服神的帶領。這不正是主耶穌的榜樣。盼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願意順服神的心,並真心、誠實的用神的愛來愛人。而這些,不是神學,不是知識,乃是主基督的榜樣。


copyright(c) 2000 中華基督長老教會石牌信友堂 All Right Reserved.